“行,给我量一斗吧。”张云数出六十个铜板交到摊主手里,遂又对许三七说,“这个价算低了。”
许三七瞧着也好,但一斗有些多了,她便只要了一半。
三十文的蜀黍称完也有一小袋,拎在手里有些分量,许三七心里这才有了些安全感。
再吃几日野菜,她脸都要绿了,有了这袋黄米,就能给小枣熬黄米粥喝,也能做些黄米糕来填肚子,要是有红枣和葡萄干就更好了,做甜馅儿包着,做成糕粑粑,无论是蒸着吃还是放糖两面煎焦,小孩子都喜欢。
她这个大人也喜欢,光是想想肚子里的馋虫便要勾出来了。
“云姐,糙米如今是怎么卖的?”许三七和张云打听。
光有黄米也不行,这东西吃多了不消化,小枣年纪小,许三七想着还是得买些白米才好。
这几个月粮价是涨的,张云也不确定今日去买是个什么价,只说一会儿陪她去粮铺看看。
“今早精米涨到一百二十文一斗了,糙米便宜些,少八文,稻谷再少五文。”方才两人说话,卖蜀黍的摊主给两人量米装袋,听见许三七问粮价,这才插嘴说了一句。
张云听出他语气不好,也道:“今年涨得比往年都早啊。”
摇光盛产稻米,那儿的水好地也好,种出来的粮食自然也好。
开阳的海鱼,摇光的稻,天枢的牛羊,玉衡的菌子,各地各有各产。
摇光是最大的“粮仓”,开阳就是和他们签了契,才能拿到市面上最低的粮价。
但这也不妨碍摇光坐地起价,每年这个时候粮价都会上涨一些,只是今年格外早罢了。
摊主:“摇光那儿出了事儿,上头的闹起来了,谈好的粮价都不做数了。”
出海的人消息灵通,有点什么风吹草动这群人是最先知道的,老百姓不懂上面的人争权夺利,他们最在乎的是填饱肚子的事儿。
许三七更是听不懂这些,但也知道现在粮价涨得快了,一百二十文,这么算她现在兜里可就只剩下一斗精米的钱了,这都不够她和小枣吃一个月的!
算上和云姐卖菜挣的六文,也不够她买油盐酱醋的。
几人说着话,小枣突然拉了拉许三七的袖子,问“阿姐,这是什么?”
许三七低头去看,只见她手里举着一片叶子,边缘波浪,叶脉平行,小丫头一早上认了不少野菜,这会儿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候。
这不是玉米叶吗?!!!
许三七瞪大了眼,刚要问,就听卖蜀黍的老伯不好意思道,“这个叶子啊我换黍米的时候,有个客商说搭给我一小袋儿别的。”
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角落里拎出来一个麻袋。
麻绳一松,许三七看见里头装的果然是玉米,玉米须还在呢!
摊主一面说着一面自己也觉得稀奇:“那人讲这是苞谷,要剥了粒儿吃的,我这趟捕的鱼不多,回来的时候船舱还有一半是空着的,就要了。”
许三七眼睛都看直了,玉米好吃的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