顾以诚:有一点。下台的时候我脑子里很乱,感觉自己就是周昀,又好像不是。我刚才看到他的那个瞬间,感觉像做了一场梦。因为在戏里,他已经被我杀了,虽然观众看不到这个场景,但我自己是知道的。
文清让:以诚比较偏体验派的演法,和角色共情太深确实会对演员有影响,用我们编剧的话来说,这个戏很费演员。
-
q:顾老师能说一下是如何共情周昀的吗?就比如说,像你演恋爱戏,可以代入自己的真实体验,但我们绝大多数人不太可能会有犯罪经历。
顾以诚:其实……恋爱戏我也只能靠想象和模仿,没有什么真实体验可以代入的。
-
q:好像知道了一个令人很意外的八卦?
文清让:嗯,我也挺惊讶的,完全想不到。
顾以诚:还好吧,也没什么意外的?说回这个问题,我首先是反复读剧本和《深渊镜》的原著,去了解周昀这个人,在脑中模拟他的人生经历。然后这段时间我也看了不少犯罪心理学的书,研究了一下反社会人格者的特征。就是因为现实中没有类似的体验,在舞台上展现出来的时候,其实会感觉有点爽,像是释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一些欲望。这个话题再聊下去就有些危险了……开个玩笑。
文清让:我们组的杨逸说他这方面的书和纪录片看多了,现在一看到垃圾箱里的黑色塑料袋,就怀疑里面藏了作案工具,改天得去医院挂个号检查。这可能要算工伤。
-
q:两位都演过周昀,你们觉得自己和对方在这个角色的处理上有什么不同?
文清让:以诚的周昀给我的感觉……让我想想怎么形容,他身上有种“天真的残忍”。他是个很擅长伪装的反社会人格者,做的都是骇人听闻的事情,但深层行为逻辑其实有点像小孩子。我在这里不能剧透太多?就比如他很在意我(陈寂),会想方设法地去控制我身边的人,让我的社会关系最后只剩下他,小朋友可能会有类似这种“你只能和我玩”的思考方式。他行事很多时候是出于本能的,我当年演的周昀会更有计划性,更缜密一些?对陈寂的执念相对也没那么深,更多还是享受操纵别人的乐趣。
顾以诚:这个问题我正好可以回答,因为八年前我看过清让哥的《深渊镜》,应该是他的场次我差不多都看了。
-
q:所以是忠实观众了?
顾以诚:嗯,是忠实粉丝。
文清让:这么早就到商业互吹环节了吗?我还没准备好。
顾以诚:我真的是粉丝,改天我可以晒票根自证的。
文清让:那感谢你为我们中国音乐剧做出的贡献。
顾以诚:这都是我应该做的。
顾以诚:清让哥的周昀气场很强,是那种看着温和亲切实际不动声色掌控一切的人,别人会不知不觉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。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最后和陈寂对峙那场戏,他所有癫狂的情绪都藏在冷静表象之下,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爆发,但非常有感染力。我自己的周昀,就像他说的,确实会有一些孩子气的行为,我的一部分被困在童年了,始终没有走出来。
-
q:两位之前已经搭过一部剧了?
文清让:是的,上一次是在《道林·格雷的画像》。
顾以诚:当时我本来是没机会和清让哥搭的,因为一些临时变动才更换了演员。首演那天下午沈导给我打电话,问我能不能顶上,说实话我那个时候都懵了。这又是我第一次在大剧场演戏,那晚上台前特别紧张,清让哥就一直在鼓励我。我能和他搭档演戏真的很幸运,学到了不少东西。
文清让:我觉得是互相学习吧。之前整个排练,包括进剧场合成的过程中,我们俩单独对戏的时候其实非常少,但我和以诚在那部剧里搭下来,感觉还挺默契的。这次和他演对手戏的感觉也很好。
-
q:这轮《深渊镜》的分组,是你们自己决定的吗?
文清让:这个是程导决定的。一开始我们进组剧本围读,她做了个初步分组,大家读下来觉得戏路也搭得上,后面就按这个组合固定搭配了。
-
q:当时事先和对方聊过剧本以及想要呈现的逻辑吗?
顾以诚:没有,我们就是按各自对角色的理解去读的,正好能组成一套通顺自洽的逻辑。但各种细节也会不断在演出中调整完善,比如说你今天看了首演场,但后面几场可能又会有变化。
文清让:我个人挺喜欢那种临场的新鲜感带来的刺激,毕竟戏剧的魅力就在于现场性,观众也可以期待一下。
-
q:这是在暗示观众多刷几场吗?
顾以诚:怎么被发现了……开玩笑的。
文清让:大家还是要结合自己的情况,毕竟看剧只是爱好。但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场演出的。
-
q:几组卡司之间的化学反应会有不同吗?后面是否考虑过排交叉卡?
顾以诚:区别还是蛮大的,很有趣,不太好具体形容,建议观众进场感受。
文清让:程导给我们的自由度很高,在大框架之下能够尽情发挥,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,在一部戏里你可以看到多种解法。如果是交叉卡,应该还会有新的火花,我个人很期待,不过可能要等下一轮了。
顾以诚:文老师是不是和我搭腻了……有点伤心。
文清让:没有没有。
-
q:这次搭档演对手戏,和之前感觉有什么不一样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