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调;扬州五郡租米,赡给东郡、济阴、陈留、梁国、下邳、山阳;”
永初七年也有记载
“调荆、扬五郡租米,赈给南阳、广陵、下邳、彭城、山阳、庐江、九江饥民;又调滨水县谷输敖仓。”
东汉时期江南地区产出相对已有结余。
等到三国时期,锋镝余生的中原人民纷纷向长江流域流徙。
关中和中原一带的流向荆襄;中原及淮北一带的流向扬州。
刘骏于田间地头与当地世家大族族老交流时,江陵当地的大族多是自三国时期便在荆州定居的老牌地头蛇了。这年月不少大族谱系还能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。三国两晋两百余年的时光下,荆州老牌世族不仅耕地多是肥沃之地,各族之间更是联姻不断,盘根错节。
另外根据大族乡老介绍,荆州城周边平原及部分矮小山头,田地多是汉人的,等到了大山里,汉人的田地便开始锐减,即使有那么零星几点汉人田地,那也是“蛮化”后的汉人所属。
荆州周边“蛮族”乡老称他们为山越人,刘骏开始还以为是苗族等民族特色明显的南方少数民族,结果在经过地方乡老的细致介绍后,刘骏才知道,这踏马哪是少数民族,这分明是各族逃避压迫大联盟。
();() 这个联盟里有受不了苛捐杂税的汉人、被骗光家产的汉化蛮族、山中未开化的野人;总之在大山深处讨生活,又不愿意彻底与汉人聚集区分开的人群,在汉人势力的压迫下,吸收了蛮族氏族制度后,仿照汉人宗族制度建立起来的一個个部落。
类比现代的话,相当于某北那边,只是某北搞的是诈骗,大宋这里是逃避税赋,窝藏匪类,必要时还攻城拔寨,烧杀掳掠。一样都不受朝廷待见。
正如当下,沈庆之大军在雍州剿杀的就是这群人。
这群人看着零星散步于各地不起眼,不过根据《三国志?吴书?诸葛恪传》记载:
“其幽邃民人,未尝入城邑,对长吏,皆仗兵野逸,白首于林莽。逋亡宿恶,咸共逃窜。山出铜铁,自铸甲兵。俗好武习战,高尚气力,其升山赴险,抵突丛辣,若鱼之走渊,猿狖之腾木也。”
再结合《三国志》等其他史料记载,刘骏大概分析出。这批山里人相对来说还挺富裕。至少已经掌握冶铜铸铁,制作兵甲的能力。
后续《三国志?吴书?诸葛恪传》还有记载诸葛恪打击这些蛮族的流程:
“分内诸将,罗兵幽阻,但缮藩篱,不与交锋,候其谷稼将熟,辄纵兵芟刈,使无遺种,于是山民饥穷,渐出降首。”
这代表着这群山里人农业已经是其经济生活的主体,有着稳定的产出。
能制作兵甲、农业有稳定产出,还他娘的不交税!光是最后一点就代表着这群山里人不管哪个朝代,都是朝廷的死敌!
现代国内大飞连猪脚都快不让拉了!
这又代表着什么?这代表着在北伐之前,老爹刘义隆肯定会将这些遍布于山中的势力全部按死之后,才会安心对付北方的威胁。而荆州地方上的乡老对朝廷揍那些不交税赋的王八蛋多数也是支持。
一来:朝廷揍死了那些王八蛋,这些地头蛇王八蛋说不得能再占上些山里人开发好的熟田。
二来:山里人仗着平原地区朝廷管控严格,极少有甲胄弩矢,仗着武器优良时常下乡抢劫。
三来:既怕兄弟过的苦,更怕兄弟开路虎,咱在这承受着苛捐杂税,你凭啥在山里逍遥自在?就凭你野吗?
除了这三大原因外,还有些私仇,旧怨之类的小因素。
总之刘骏初步考察一次农业。关于农业生产增产刘骏还没有什么想法,倒是先考察出荆州之地农业想要彻底安稳发展,那在考虑增进技术之前,还需要在荆州之地进行一场深入、彻底、大规模的治安战!